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长命女
  4. 152、我当珍惜
设置

152、我当珍惜(1 / 2)


宋奇与袁樵交情并不深,见面寒暄之后只说道贺的事情,萧度在一边看了,心道:【怪不得阿爹说宋奇这个人心术不正,一个上司给下?属来道贺还这么的……】宋奇才不管萧度怎么想呢,他对萧度的评价也高不到哪里去。

袁樵夹在两人中间,心道:【看你们两人这个样子,就知道朝廷上为什么争执起来了。】

朝上的争执也很有?意思,三位执政没有?倚老卖老故意欺负桓嶷的意思,却又因为桓琚过世,三人头上的压力骤减而展露了一些本心。譬如萧司空,自己不大出面只管做好山陵使,但?是长子与门生故吏都不是吃素的。而黄赞在桓琚时代的后期,比萧司空要?活跃得多,这份活跃又延续到了现在。即便是纪申,也有?一些在桓琚时期不大好做的事情,此时也都提了出来。

三人做事的时候皆有?自己的道理,并没有?哪一个认为自己只是为了谋私利而有?损公事,都认为自己是为了国家。老臣们不欺负新皇帝,可他们自己互相先争起来了。一些在桓琚时期不会起争执的事情,现在也争了个热火朝天。举荐人才、选拔官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罢了。

萧司空的立场是许多人都能理解的、已延用了很久的观点——朝廷已经很公平了。名门子弟家学渊源,较之非名门出身的人更容易出现人才,名门子弟比寒门士子?吃相要好看,且朝廷从来没有?堵死寒门子弟做官的路。这很能代表绝大部分世家出身的人的立场,同时也是朝野许多人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士庶都有。个人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他就更倾向于用家世更好的那一个,因?为家学渊源,因?为一个人如果有?钱,就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去出卖灵魂。

黄赞则有?他自己的考量,他也羡慕世家,结亲的时候头一个考虑的就是当世的名门。他的所有?子?女里,除了一个尚主的儿子,一个嫁了宋奇的女儿,其余皆是尽力结姻名门。饶是如此,在举荐人才的时候,他也是尽力摆脱姻亲的影响,所举荐者以寒士居多。黄赞没有明确的“我要?抬高寒士”这样的目的,而是认为没有?庞大家族的寒士更好用,因?为他们的庞大的家族利益的拖累。

两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是为国家考虑的。萧司空虽隐,留着儿子、学生跟黄赞争,在儿子、学生顶不住的时候,萧司空再放个话,两下又打平了。

还有?一个纪申,在双方看来虽然“持正”,但?是这份“持正”在这个时候就尤其讨厌,因?为不知道他在某一件事情上究竟分支持哪一方面。

袁樵夹在萧、宋二人中间,就有点能够体会到纪申的感受了。

三人打着哈哈,宋奇半开玩笑地说:“彦长倒会躲清闲。”

袁樵笑道:“少尹不是也来了吗?”

以萧度的出身,即便做过地方官也不大能够理解这两位说话的意思,如果只有袁樵他就问了,旁边还有?一个宋奇,萧度只能憋着。憋到一半,灵光一闪,笑吟吟地道:“他有?儿子可以用,自己当然就能闲下来啦。”提出要看袁先去。

萧度一走,袁樵与宋奇也就能说两句悄悄话了。萧度则找到袁先,单刀直入问明了情况。袁先连猜再蒙,将袁樵遇到的事情猜了个七、八分,悄声对萧度说了。萧度惊讶地说:“这有?何难?秉公去办就是了。”他从出生开始,背后的靠山就硬得不得了,自然可以“秉公”,袁樵要“秉公”可比他吃力得多。

袁先笑笑:“家父也是这个意思,只是遇到事情生气罢了。”萧度笑道:“我就说嘛,断不至于难得到他的。他有?什么想法,只管去干就是了。”袁先道:“等阿爹销了假,事情就会有?眉目了吧。”萧度道:“嗐,那还担心个什么劲儿?”语毕,没有再提这件事情。朝廷上可为贡士的选拔又有?了一番明争暗斗。

~~~~~~~~~~~~~~~~~

桓嶷将执政与自己所信任的大臣都召集起来,商议科举的事情。

执政们皆认为自己是一片公心。

先是,君臣一致决定了一件事情——本次科举的录取比例比往年要高一些,除了各地的贡士,已到京城的士子,经过五品以上官员的推荐,只要相关的条件符合,也可以参加考试。这些人都是出身良民,身家清白到连父祖都是良民。看似公平,实则又内含了一个问题——寒士与名门子弟都是良民。【1】

考试还没开始,就为萧、黄之争开辟了另一个战场。无论是袁樵还是宋奇,也都以为名门子弟的素质更高,这是他们的经验,出身不大好的宋奇自己就深有?感触,但?凡还有?点公心,就得承认萧司空虽然讨厌,不过有?些道理还是对的。这两个人位置不算很高,却也很能代表相应人群的观点。

官员的选拔、录取,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么的公平,朝廷会有?一些政策的倾斜。譬如,哪个地方录取的比例要?高一点,哪个地方录取的人数要多一点。这些在主政者的时候都有一杆秤称着。为了比例,黄、萧双方在桓嶷面前争了个面红耳赤。

双方皆不认为自己是在争什么“士庶”,他们说的就是选拔人才。

萧司空认为,京畿及附近地方文物昌明,所以录取的比例那就得高一些。安抚士人之心固然是重要?要?的,所以为了避免偏远地区太难看,可以将连远的州府列出来,每州给?一、两个名额,除了这些名额的保证之外,其他的就需要?向?京畿倾斜。

黄赞则不同意这种观点,黄赞认为天下不止京畿文物昌明,且总是京畿及几个有名的家族所源自的地方比例高,不利于收天下?士子之心,认为要?适当增加东郡等近来发展良好的地方的名额比例。

桓嶷心道:【司空是京畿人,黄侍中是东郡人。二人所持论虽不能说是没有?道理,却也……】他虽年轻,看这个却是看得明白。官场上的同乡之间,也是一种颇为亲密的关系,还不能说不对。

双方的争执还在继续,萧司空一方认为,京畿子弟耳濡目染受到了熏陶,做事比偏远些的东郡那种几百年来没啥名士名家出现的地方的人要好得多。黄赞一方不服气,认为京畿子弟纨绔习气重,做官未必就好了。

“虽把握大政稍有?欠缺,然而务实,更能体察民情,知道人间疾苦,不会只知吟风弄月,”黄赞说得也诚恳,还引了一句话,“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2】

萧礼这边则不客气地举出了近年来考评不错、政绩亦好的官员的例子?来。京畿多世家子弟,出仕多、做地方官的也多,找这样的例子?出来也不难。萧礼道:“良二千石者,早已在朝廷之上了。”

双方就比例问题争执不下?,桓嶷打了个哈哈:“孰优孰劣,考出来就知道了嘛!至于如何取士……唔……这样,今年取个六十人,如何?”桓嶷和稀泥的功夫也有?一些,他的意思,录取的人多了,饼做大了点,大家都能分点饼渣,争执也就不会太显眼了。

录取的问题桓嶷早已想过多次了,他只要有?人可以用、用得顺手,要?国家能够和?谐的运转。是以他又同意了萧司空观点中的一部分,即要向?偏远地方稍作倾斜,京畿也不可以忽略。同时,凡外地自己到京城游学的士子可以报考,但?是算他们的祖籍,而不算是京畿地区的推荐,这样比例上看起来也比较好看了。

萧、黄二人得给?桓嶷个面子,都怏怏地说:“陛下?圣明。”算是勉强同意了。

桓嶷舒了一口气,心道:【做太子时以为做皇帝不难,怎么样是对、怎么样是错、怎么样是公平,一一都在我的心中,还以为先帝做事有?时不算公允。如今自己做起来才知道,哪怕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不能够像小孩子一样选一个丢一个呀!】

叹息良久,桓嶷问孙顺:“娘子?可有闲暇?”

孙顺道:“娘子?先前颇忙,这两天略好了一些。”

桓嶷笑骂他一句“滑头!”

陆皇后岂有?不忙的?桓琚的后宫还没搬完,搬了半拉还留半拉,桓嶷的妻妾不好马上就搬,以免显得太浅薄,倒像是赶人似的。又不能让桓琚的后宫拖拖拉拉留在这里不走,还得有?个规划,尽早让她们搬家。这得陆皇后协调。

除了陆皇后受内外命妇朝贺的时候须得到昭阳殿这所正殿里举行仪式之外,桓嶷的妻妾还在东宫里暂时栖身。而后宫的人员正在搬迁,宫殿又要?稍作整饰——昭阳、昭庆、延嘉三殿都封闭很久了,不住人的屋子?朽败得快。

朱昭容与两位美人换了身份,所役使的人数也要?相应的增加。宫里才放了一批宫女出去,陆皇后又要从剩下的人里挑选合适的人员加以补充。

林林总总,皇后比皇帝还要?忙些。孙顺的回答也就显得很有?意思了——您要有?要?紧的事,皇后就不忙,没有,那就忙。

桓嶷恰有一桩要紧也不要?紧的事,想了想,还是决定邀陆皇后先去袁府看望梁玉。

~~~~~~~~~~~~~~~~~~

梁玉正在关禁闭。

产妇不能下床是传统。如果是在乡下?生计艰难,月子?里下?地都是有的。到了袁府这样的人家,别说一个月,她就是在床上躺一辈子?,都能有人好好地伺候着。婆家也关心,娘家也关心,南氏被杨夫人邀请到袁府小住,就近看着女儿,押着她坐月子?。

梁玉硬是在大热天被捂在了屋子?里,就盼着能时不时有人来看看她。朋友如丰邑公主、刘湘湘等也不能天天往她家里跑,至如宋奇这样来道贺的人,她就更见不到了。每天能解闷的就是跟南氏说说话,让吕娘子?、美娘给?读读书。孩子都不用她自己带,他们有乳母、保姆、打杂的丫鬟。南氏很感慨:“你这才是坐月子?的样子啊!我们那时候……”

梁玉耐着性子听南氏讲古,这话南氏三天说了八遍了,桓嶷与陆皇后的到来让她免于把第九遍再听完。帝后二人的身后,尚在家中的两位夫人也陪同过来了,袁先与萧家小娘子?上学的上学、回家的回家,都不在。袁府在家的人口就这么聚齐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