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想想也是,除了苏安东在县里教书,时常在外走动,其他人都是鲜少外出的。他们对府城的一切,也都觉得新鲜。
不一会儿,馄饨就上来了。确实如想象的那般,鲜香好吃。
苏安东一边吃着馄饨,一边听摊上的百姓闲聊。
“听说了嘛!说咱们南面一直很旱,估计今年收成又不会好。”
“你听谁说的。”
“我大舅哥媳妇的姐夫是个跑商的,前段时间去南面了。好几个月才回来,他回来说的。”
“不知道旱的严不严重,但愿不要严重,还是尽早下雨吧!要不然南面的人逼急了,怕有逃荒的。有逃荒的过来,对咱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可不是!真希望年年都风调雨顺的,这几年日子刚好过点,可别再有什么事。”
“谁说不是呢!”
“再有三个月又要考秀才了,你小舅子这次还考不考了。”
“考,能不考嘛!都学了这么些年了。”
苏安东听着闲聊的话语皱起了眉。要是真如这两人所说,这可真不是什么好事。有逃荒的灾民,那日子就不会太平。这粮食的价格必然还会上涨。不行,得尽快赚银子买粮食。
边上的苏志昊和苏圆圆也听到了隔壁桌的谈话,两人也不约而同的跟苏安东想到一处去了。
对于从好社会来的他们来说,任何不安定因素都让他们心里没底。只有尽快囤物资,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
几人吃过了晚饭便回了客栈,时候还早,苏安东实在是没有睡意,便开始琢磨起了大郎。
“大郎,来跟三叔说说话。”
苏志诚乖乖的走到了苏安东边上坐下:“三叔,您说。”
“大郎啊!你跟三叔实话实说,想不想读书。不考虑钱的事,你就把自己最心里的话说出来,想不想读书?”苏安东看着苏志诚,不想错过他脸上的神情。
苏志诚看着三叔认真的表情,决定实话实说:“三叔,我也想像您一样把书读好,可是我没那个天份。小时候不懂事,就想着玩,已经错过了读书最好的年龄。等年纪大了,明白了读书的好处,可是也没三叔聪明,读不好。”
“聪不聪明的另说,再说还有勤能补拙这句话。努力这件事情,只要你肯努力就不算晚。按年龄来说,你确实已经错过了读书的好年纪,但是我想着,让你跟着我读一阵子试试,咱们要是能读进去,咱们就继续读,争取以后也考个功名。咱也不指望进士及第,咱考个秀才、童生当当,还是可以的,这样出外行走,也让别人高看咱一眼。若是读不进去,咱们就全当明理了。”
“三叔,这样会耽搁你读书的。那可不行,再有三个月你就要考秀才了,可不能浪费你的时间。”
“不碍事,等回家,家里的孩子都得读书,教你们我就当复习了。而且,我给你布置课业,你有不懂得再来问我,耽搁不了我什么。”
“如果不耽误三叔考试还行,要不,就等考完试再教我们吧!”
“那不行,别想偷懒,我必须把小夹板都给你们上上。”
苏志诚摸摸自己的脑袋,傻笑了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苏志诚觉得,现在的三叔比以前感觉亲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