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大清要完
  4. 216、第 216 章
设置

216、第 216 章(2 / 2)


“别慌,”他迅速又把?四盏茶水打乱,低声夸口:“我自有诀窍。”

此时其他客人也?差不多喝完了茶水。有的胸有成竹,有的犹犹豫豫,都把自己的判断结果写在纸上。

大安少东家自信地笑道:“甲丙是手工制作,听我的准没错!”

几个茶罐基本上空了。博雅茶货经理赵怀生从中摸出小纸条,宣布:“甲乙两罐是机器制作,丙丁两罐是手工炒制。大家有心了,哈哈……”

众人惊讶不已,赶紧拿过空盏子,就着杯底儿几滴茶,再验证一下。

稍作统计,还真?有两位猜出了正确答案。林玉婵当即大方宣布:“各赠一箱茶叶,机器手工随便选!”

反正只是个游戏,林玉婵设计这个环节本来就是为了宣传娱乐,不是真的跟大家决胜负。若是一个人都没猜对,她才尴尬呢。

不过,这两位冠军都不是茶商,而是对茶货一窍不通的股东:一个是常保罗的姨妈,一个是林玉婵最初的寡妇房东,让人大跌眼镜。

大安少东家不服:“哎,我们这几个专门卖茶叶的,全军覆没,一个都没猜对?老板娘,你再看看,是不是纸条写错了?”

两位老太太反倒谦虚:“我们不识字,都是瞎蒙的,哈哈……”

抱着茶叶,开开心心地走了。

有人不甘心地评论:“其实我品出来了,但你们都说甲罐是手工茶,把?我带歪了……”

不过,经过这一番品评,再保守的茶商也?不得不承认,博雅公司引进的这些机器,至少质量上没有拉胯,还是可以跟手工茶同台竞争一番的。

博雅的蒸汽机首秀暂时告一段落。众人嗟叹,先后走了。围观群众也?欢声笑语的散去。依稀听得几个茶商在商量,有机会自己也?弄个小型的炒茶机试试。

林玉婵在后面喊:“设计机械,我有人脉呀!收费不贵,绝对靠谱!”

-----------------------------

嗡嗡声音阵阵响,厂房里的机器依旧在运作。林玉婵让伙计们收拾摊子,自己抬头寻觅一番,匆忙追了上去。

“喂,苏老板,别忙着走呀。”

她笑嘻嘻的留客。

苏敏官一眼看穿她意图,“我给你省了一箱茶叶,你还待怎样?”

嘴上虽硬,还是半推半就,让她请回铺面账房里。

“请不吝赐教啦。”林玉婵将那四个空茶罐摆在桌子上,“到底是怎么尝出来的?”

四选二,就算是瞎蒙也?有一定押中的概率。但苏敏官肯定不是瞎蒙。他做出选择的时候,几乎是毫不犹豫。

方才人多眼杂,林玉婵不好多问。现在四下清静,必须问出个所以然,好让她有个改进的方向。

苏敏官看着她那求知若渴的样儿,觉得再卖关子良心过不去。

“如果你只给我两罐茶,不看卖相,只尝滋味,”他说,“我未必能分出优劣。”

林玉婵微微一怔,将?他这话琢磨一遍,慢慢说:“所以……你的意思是,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

“机器制出的货品,不管是茶还是纱,还是别的什么,胜在质量均匀稳定。”苏敏官慢慢将四个罐子里的茶叶渣倒出来,用指肚捻出香味,“而手工制茶,莫说若师傅手艺不精,质量千差万别;就算是最得力的老师傅,每一锅炒出的成品也?会有细微差别。这差别,在一些文人雅客眼里,反倒难能可贵,是品茗时的一个乐趣。”

林玉婵认真?听讲,忽而插话:“而洋人不一样。他们不品茗。他们更看重?茶叶质量稳定,追求的是不管怎么折腾,加糖还是加奶,热饮还是冰镇,都不至于难以下咽。”

苏敏官终于忍不住手欠,摸摸她脑袋。

小姑娘才做了多久的茶货,就清楚地认识到了外销茶和中国传统茗茶的区别。不少资深茶商反倒很难扭转自己的思?维定势。

“过去十三行培训制茶师傅,很多精力都放在了确保产出质量稳定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人训练成机器,让他们每次操作,火候、分量,都分毫不差。”

苏敏官说着,将?面前四罐茶调换顺序。

“其实方才不少茶商都尝出来了。丙罐最优。甲乙两罐质量相似,丁罐最次。同时他们又认为手工茶一定强于机制茶,所以理所当?然,把?甲丙,或者乙丙,这两罐认作手工茶。”

林玉婵激动得吸一口气,彻底明白了。

“而你只是喝出甲乙两罐滋味雷同,所以认定它们是机器制作——原来如此。说穿了也?没什么玄机,哈哈。”

苏敏官轻轻白她一眼。

好心给她答疑解惑,结果呢,自己把?自己拉下神坛,反被她笑。

林玉婵飞快地在工作日记中划拉。

不管怎样,博雅的蒸汽机生产线已经做到了“质量稳定”,今天这一次“盲品”,在业界也?打出了一定口碑,应该能顺利获得出口资格。

不过,还是要和手工炒制的博雅精制茶区分开。最好自成品牌,免得被那些崇尚纯手工的买主们歧视。

“还叫德丰么?”她喃喃自语。

虽说蒸汽机生产线的步骤流程,基本都是复制了德丰行的秘方内容,但她对“德丰行”这三个字就没好感。污点一大堆,不要也?罢。

可是……德丰行毕竟是几十?年的老牌,是广州十?三行倒台之后,迅速占领外贸市场的佼佼者,在洋行中口碑优秀。

如果她延续“德丰”的牌子,洋行才不管德丰行被谁收购兼并,只要茶叶质量不逊,肯定会给她开绿灯,不愁没订单。

林玉婵十分小家子气地纠结,就这么放弃一个过硬的品牌,值得吗……

苏敏官微笑看着她左右为难,忽然提一口气,但并没说什么。

林玉婵立刻注意到:“讲。”

他犹豫片刻,回?身锁门,然后挑拣桌上的笔墨。

“我可以送你一个品牌名。”苏敏官低声说,“应该不比德丰逊色。”

他摊开宣纸,提起一支粗硬狼毫笔,闭目思考片刻,然后很慢很慢地落笔。

厚重?健实,雄浑苍劲,好似出自皓首老翁之手,并非他平常惯用的那种温婉灵动的字迹。

——“兴瑞”。

最后一点弯钩,润着光亮的墨迹,仿佛璀璨的黑珍珠,直刺人心。

林玉婵凝视那未干的墨迹,两道分明的眉毛跳了起来,瞳孔振动,思?维陷入一瞬间卡顿。

“这是……”

一个完全不熟的名字。然而又没那么陌生。她忆起许久以前的、广州城里那充满油烟气的街头,酷热的阳光喷在她耳后。她和一个神秘的少年人并肩而行。熙熙攘攘的商铺挤在身边,卖清凉饮的、卖小吃的、卖首饰的、卖字画的……

“你听说过兴瑞行?”高挑的少年带着淡淡的自豪,轻声说,“没想到现在还有人记得。”

………………………………

林玉婵惊叫一声,扑到那白纸边左看右看,猛地抬头,对上苏敏官率性的一笑。

“这是……这是过去你家的……十三行的……”

林玉婵呆成一座雕塑,满心不敢相信。

“出口额以百万两计。”长大了的少年懒洋洋,用扇子轻扇纸面,“不过市面上很久没见到了。口碑不保证,风险自担。”

她一时间忘了怎么说话,心中卷过一道道狂妄的浪。身子僵住,里面的三魂七魄已经蹿出头顶,在空中翻滚跳跃,舞出一曲“连滚带爬华尔兹”。

她忽然抬头,半开玩笑地质问:“以前怎么不提?枉我一步一步给博雅打江山,从零开始……”

苏敏官轻描淡写地答:“博雅精制茶好归好,质量不稳定,达不到十三行出口的标准。今日这批,勉强够格,不砸我家招牌。”

林玉婵:“……”

他还挺严格!

他家的招牌不是早就让他砸遍了!

“真?的可以呀?”最后她小心求证,问:“你不要收个使用费什么的……”

就怕他给她画个饼,勾起她的馋虫,最后来一句“你付不起”,把?她一颗小心脏玩弄于股掌之中,心甘情愿被他薅羊毛……

这么一想,看着他那似有似无的一抹笑,愈发觉得居心不良。

苏敏官忍不住笑,放下扇子,拢过她脑袋,让她背靠自己胸前,手指轻轻插进她发间,衣袖蘸掉那张潮红脸蛋上的汗珠。

“不贵。”他在她耳边轻声说。

作者有话要说:相较小说,历史总是充满遗憾。晚清时期的中国茶商固步自封,只因长期垄断世界茶叶出口,因此盲目自大,拒绝变革。工艺上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而印度的茶叶种植园,摒弃了小农经济体质,到了19世纪末,已经基本实现各个环节的机械化,辅以科研和品种改良、产制改进,迅速打破了中国茶的垄断局面。

`

再加上清政府经济政策的无能,中国的茶叶出口不断萎缩,屈居印度、锡兰、日本之后,逐步丧失了英美俄的市场,甚至印度茶倒灌中国市场,各界招待宴饮时以使用泊来茶叶为荣。

`

清末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茶叶出口危机,提倡改良茶叶以挽回颓势,但为时已晚。直到后来民国抗战时期中国内乱不断,中国外销茶基本从世界上消失。

`

时至今日,中国茶虽然奋起直追,重归茶叶出口大国的行列,但在世界市场上,茶叶质量和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