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下了马车,进了段府,姑太太纪氏亲自迎到二门,将顾氏一家三口迎了进去。
姑太太纪氏长得随了纪府老太太,身材玲珑娇小却气质出众,整个人看着笑吟吟的,一团喜庆。
许是嫡亲姑侄的关系,纪瑾瑜见到纪氏只觉得十分可亲。
一行人见了礼,纪氏拉着纪瑾瑜的手上上下下看个不够:“十年未见,弥姐竟长这么大了!都说娘侄肖姑,弥姐长得太随嫂嫂了,竟不像我!”
像个孩子似地语气有些遗憾!
顾氏失笑道:“这些年过去了,你怎么还是这般直言直语?”
说着,她呶呶嘴:“怎么不像?你再看看这一双大眼睛,可不就随了你嘛!”
纪氏看了又看,这才高兴地说道:“是像,真像,越看越像!”
她这个样子,连纪瑾瑜都觉得可爱!
顾氏抿嘴笑道:“你小的时候,与福生同岁,事事都要福生让着你。现在大了怎么还是这样?看来姑爷待你是极好的,要不然也纵不成你这直来直去的性子!”
纪氏却不赞同:“要说纵,那也是哥哥、嫂子纵地!”
这话一点不假。纪老太太嫁到纪府,生了两子两女,却只站住了一个纪晴云。她生产后身子一直不好,便由顾氏照顾纪晴云。纪晴云与纪慕远同岁,顾氏将这个小姑子当作女儿来养地。当初上京城来,也没忘记带上她。
对于嫂子,纪晴云也是即感激又尊敬地。
纪晴云话锋一转:“嫂嫂,我有没有变不知道,嫂嫂倒是真的没变,跟十年前竟不差多少,你是怎么保养地?最近吃什么药?”
“越说越没有谱!”顾氏打断她:“怎么不见你们家的那两个小子?”
见顾氏提起自己的两个儿子,姑太太纪氏脸上立刻现出骄傲自豪的表情:“他们两个已经入学了!并非段府家学,而是官府办的小学!”
大晋朝建国至今已经两百余年,历经三代,如今是在位的皇帝国号明德。据纪瑾瑜看来,晋朝的开国皇帝是圣祖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穿越者了。这位穿越前辈显然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到来,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不少福利。
除了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种种便捷的物件之外,还带来了开明的国风,至少女子的地位不像原来那么底下。话虽如此,如今的国君依然尊崇儒家,在儒家的影响下,女子的地位已经不能与圣祖皇帝时同日而语了。
这官府办的小学,俨然就是圣祖皇帝留下的制度。大家族为了能够保持家族兴盛,一般都注重于家族人才的培养,家学就是大家族里家族子弟上学的地方。
除了家学之外,还有官学!就是官府办的学校。先是适龄的子弟参加考试,通过选拔进入小学,然后由小学考入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再参加考试进入太学。国家需要补充官员时候,往往会从太学里面直接选拔。
现在的晋朝,全国各地的小学有两百多所,大学就只有二十多所,而太学就只有两所。两所太学分别设在盛京、南京。
因为纪慕远在盛京太学担任国子监司业,也就是儒家学说的老师。所以顾氏也好,纪瑾瑜也好,对晋国的官学制度还是十分了解的。
能进入小学,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顾氏一听也笑得与有荣焉:“真是有出息!以后做了大官,我这个做舅母的也能沾沾光。”
姑嫂两个许久未见,聊起来亲亲热热的。
这时候,有丫鬟进来禀报:“太太,陈家老姑太太带着小姐来了,人已经到了前院了!”
顾氏忙不迭地说道:“瞧我,竟忘记今天你是主人,要招待的人不少!既然有客到了,快去忙吧!”
纪氏解释道:“这老姑太太不是旁人,是我们家老爷子的胞妹。夫君是大学士陈窦平,嫂嫂你先坐,我待会引你们见见。”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有人来请顾氏、范氏跟纪瑾瑜出去,并将她们引致花厅。
纪瑾瑜到的时候,就看见花厅里面已经来了不少的女眷。有端庄雅正的夫人,妩媚青春的年轻媳妇,还有豆蔻年华的少女。皆是穿着华服,堆玉叠翠。一时间整个花厅香味扑鼻,各色各样的女子打扮一新,让人生出环肥燕瘦齐聚一堂之感。
这里面显然有些人是认识顾氏的,那些不认识的也知道纪家跟段家是姻亲,因为听说纪洪升官回到盛京,所以对顾氏的身份也大致能猜出来。加上姑太太纪氏的介绍,顾氏很快就与这些女眷们熟悉起来。
纪瑾瑜自然也受到了许多夫人、太太们的称赞,也受到了几家夫人的见面礼。纪瑾瑜对晋朝的礼仪非常熟悉,她长相不俗,气质非凡,自然很容易得到这些夫人们的青眼。
顾氏拿出纪瑾瑜绣的一方手帕,更是让这些夫人交口称赞,一时间气氛倒是很好。
茶换了两旬,姑太太纪氏起身邀请夫人们去花房赏花。